自2013年以來,有關奶粉行業(yè)的討論愈演愈烈,政府、市場、商家、消費者眾說紛紜。2015年9月2日,《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注冊管理辦法(試行)》征求意見稿正式出臺,10月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宣布全面放開單獨二胎,紅利與危機共存,進口與本土奶粉品牌形勢堪憂。當下,奶粉品牌生存狀況如何,火爆嬰童網帶您揭秘亂戰(zhàn)背后的奶粉品牌現(xiàn)狀。
“二孩”紅利曙光遙遠 乳業(yè)板塊秋風蕭瑟
板塊動態(tài)
高庫存、低價戰(zhàn)背景下,雖有二孩政策帶來遙遠曙光,但乳業(yè)板塊仍顯秋風蕭瑟。從目前已出爐的三季報來看,兩極分化愈加明顯,而目前國內數十億奶粉庫存或將在雙11迎來決戰(zhàn)。
據調查,市場前三季度都不愛喝奶,乳業(yè)可謂雪上加霜。在乳業(yè)專家宋亮看來,乳企們的超高庫存或要消化至明年一季度才能逐漸恢復正常水平,其中有快有慢,旺旺、娃哈哈等都屬于步履沉重、庫存壓力較大者。
奶企欲借雙11甩貨
眼見電商狂歡購物節(jié)雙11在即,“奶粉君”們紛紛準備背水一戰(zhàn),將以不同的促銷力度和方式進行超低價“清倉甩賣”,不少很可能拋出“地板價”來!拔乙逊顒裰茉馀笥巡灰椅乙獌炔繂T工折扣價,雙11在網上買最劃算,肯定比內購還便宜!蹦持槠笠晃还ぷ魅藛T坦言,雖然該品牌向來走單一奶源、進口原裝的“高冷”路線,但架不住同行大打價格戰(zhàn)以及電商大力補貼,所以就算不承認“明降”也依然實現(xiàn)了“暗降”。
“雙11將是清倉大促的一大良機,但實際上今年以來,市場上的促銷買贈就沒有停歇過,但消費者反響平平!庇袠I(yè)內人士透露,目前保守估計市場上仍有數十億元的庫存奶粉在進行花式甩貨,不僅包括一些走上瘋狂讓利道路的國產奶粉,進口奶粉同樣背負去庫存的壓力。
部分甩賣產品接近保質期
為何要齊齊甩賣奶粉?據悉,對于不少知名品牌而言,市場疲軟產能過剩、部分產品接近保質期是一大主因;而對于一部分非知名品牌而言,或打算就此收手,清倉處理完剩余產品即退出江湖!澳谭坌抡絹碓絿,而市場競爭又趨于白熱化,對于很多三四線品牌來說,未來生存和盈利空間將被擠兌得非常狹窄。”一位業(yè)內人士稱。而據了解,市面還有一類特殊情況,就是定制品牌今后或存在被整合出局的風險,所以部分定制產品也開始大力吆喝、全面促銷,有的奶粉促銷力度已大于五折。
雖然正值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出爐之際,A股上市奶粉公司中,貝因美出現(xiàn)漲停、港股上市公司中,雅士利上漲6.25%,連遠在美股的美贊臣和圣元國際都錄得不錯漲幅,圣元國際一度漲近10%。但相關行業(yè)媒體人士了解得知,業(yè)內人士認為利好僅僅帶來“遙遠曙光”,短期來看,乳業(yè)窘迫局面仍難扭轉。
乳企三季報兩極分化
從乳企三季報來看,兩極分化依然明顯。昨日光明乳業(yè)公布了三季報,今年1~9月實現(xiàn)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.14億元,同比下滑47.30%;基本每股收益0.1749元,同比下滑47.30%。在業(yè)內看來,其明星產品莫斯利安銷售增速放緩已成定局,改革后效則尚待觀察;此外,貝因美依然未能擺脫虧損窘境。該公司三季報顯示,前三季度凈利潤為虧損2.15億元,同比減少260.47%;三元也未能扭轉營業(yè)收入和凈利潤同比下降的態(tài)勢,營收微降2.35%,然而凈利潤則同比減少65.18%,為3881萬元。
與此同時,伊利集團依然笑傲同行,三季報數據顯示,1~9月,伊利實現(xiàn)營業(yè)總收入458.79億元,凈利潤36.37億元,穩(wěn)居行業(yè)位。
“行業(yè)競爭加劇、產品結構調整不到位、新品推廣不及預期等都會導致國內不少一線、準一線乳業(yè)上市公司感到壓力倍增!庇行袠I(yè)觀察人士分析認為,投資者仍可關注乳業(yè)板塊,建議結合三季報、產品線布局、國企改革等因素考慮業(yè)績穩(wěn)健的龍頭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