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經常會看到幼兒園門前,寶寶哭哭鬧鬧就是不愿意離開媽媽去幼兒園,無論怎樣誘惑都沒有效果,這就是媽媽們沒有做好準備工作的結果。孩子事先沒有心理準備,一聽說媽媽要離開,還要和一群不認識的人呆一天,心里當然很害怕。下面小編給您支招。
形成安全的依戀關系
當媽媽告訴孩子:“太陽下山時媽媽會來接你。”如果入園前父母和孩子形成了安全、和諧的依戀關系,孩子才會相信媽媽肯定會來接他,情緒上平靜、輕松;但是對于沒有形成安全依戀的孩子,比如反抗型依戀和回避型依戀的孩子,不相信媽媽會回來,常常緊張、不安、過分沮喪或焦慮。
增強語言表達的技能和信心
很多孩子在家里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注,不太需要用語言表達,用手勢或者表情表達,家里人就能理解他的意思。但是,入園后老師要照顧很多小朋友,并不能像家里人一樣馬上能"猜”出并回應孩子的需求。
為了幫助孩子學會“說"出自己的需求,父母應該放慢對孩子的“理解”,給孩子機會使用語言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意愿。比如,孩子說得好的時候強化:“太好了!”或者擁抱、鼓勵孩子;和孩子玩一些語言對答游戲,比如,“小兔子,吃蘿卜”一句,說完“小兔子”停頓一下,讓孩子來接答。
熟悉幼兒園并培養(yǎng)好感
通過游戲讓孩子提前了解幼兒園小朋友一日生活,讓孩子在游戲中通過模仿你的行為了解在幼兒園怎么做才會更好。比如,吃飯不挑食、幫助小朋友。
提髙對小朋友的移情能力
所謂的移情,是指站在另外一個人的角度,替代性感受對方的感受。媽媽可以在游戲和日常對話中有意識地讓孩子看到你是如何"同情”別的小朋友的。移情能力的提高可以密切寶寶和小朋友的同伴關系。同伴關系好了,社會適應能力自然會提高,寶寶對媽媽的依賴情緒就能轉移,產生適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