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零售改變了快速消費品的銷售模式,使得線上和線下的界限變得模糊。多元化、多渠道的購物方式帶來了新的機遇,其中,新生勢力品牌對消費市場的變遷做出了極大貢獻。與成熟的頭部品牌相比,新生的中小品牌在產品、渠道、營銷等方面展現出高度的敏捷性和靈活性,更善于滿足消費者在某些方面的特定需求。一些質好價優(yōu)的國產紙尿褲品牌由此崛起,在渠道方面也打法各異。
作為標品,紙尿褲曾經是門店的引流利器,發(fā)展到現在,電商渠道優(yōu)勢明顯,線下蠶食嚴重,專攻線上渠道的品牌到底賺錢嗎?隨著電商增速有所放緩,這一類品牌如何突破自己的渠道瓶頸?以小鹿叮叮為例,從2014年面市以來,小鹿叮叮采用互聯(lián)網運營模式,專攻線上,可以說是一個比較純粹的線上互聯(lián)網紙尿褲品牌。
經過5年發(fā)展,成長速度在國內紙尿褲第一陣營中已屬前列,對于渠道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在由母嬰行業(yè)觀察主辦的2019全球母嬰大會上,小鹿叮叮CEO劉陽表示,“小鹿叮叮沒有布局線下,主要有這幾個原因:1、布局線下渠道,既要給到渠道一定的返點,還要促銷、打折、發(fā)優(yōu)惠券等,算下來覺得線下不容易做。2、線下人效不如只做線上人效高,我們現在公司的人效能到300萬。3、我們喜歡更高的溝通效率,不想管理太多的人。4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沒有擅長這件事的合伙人!
此外,小鹿叮叮在線下其實也進了一些店,如北京的進口超市、廣深的進口連鎖等,主要是做品牌背書,但是這些銷售額占到的比例非常小,整體而言沒有大規(guī)模布局線下還是因為沒有找到一個好的方法論。
從電商起步到全面發(fā)展 多渠道布局成趨勢
人口結構、市場環(huán)境以及多種社會因素影響下,很大一部分品牌線上銷量下滑,那么到底需不需要進一步開發(fā)線下渠道呢?
以國產紙尿褲品牌中發(fā)展較好的幾家為例,線上線下全渠道布局的新零售格局已成趨勢。
電商起步、微商代理模式崛起的米菲2017年啟動了SOLOVE母嬰新零售萬店工程,線下實體店注重打造關于“場”的體驗感,店內整體形象是生活場景的再現,為寶媽社交、分享育兒知識提供場所,同時還可以作為貨物臨時中轉站,存儲定量產品,實現高效供貨。
社交電商起步的凱兒得樂,以微商渠道為切入點,據說經銷商超過40萬,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場景互動的大環(huán)境下,2016年開始開拓線下市場,2018年線下實體店超過10000家,同時開設品牌專營店,進駐醫(yī)護渠道,入駐母嬰店和商超等。
還有一些品牌在線下渠道布局上玩出了自己的特色。貝舒樂采用“3+2模式”,從培訓、激勵和動銷三個環(huán)節(jié)助力門店激活市場,向專業(yè)渠道轉型,通過紙尿褲品類教育和多樣化的親子活動幫助消費者解決育兒問題,并對媽媽群體進行引流,最終實現門店品類聯(lián)動,提升整體業(yè)績。
線上增速放緩 “品牌+服務”至關重要
凱度與貝恩聯(lián)合發(fā)布2019年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,電商渠道增長略有放緩,2017-2018年增長為30.6%,相比2014-2018年間的年平均增長35.1%有所下降。一線城市電商滲透率已趨于穩(wěn)定,低線城市將成為未來線上渠道的擴張引擎。線下零售開始出現轉機,有機會通過更小更靈活的業(yè)態(tài),突破低迷,恢復增長勢頭。
隨著“泛90后”成為母嬰消費核心人群,他們在消費活動中開始追求人性化的互動體驗,注重服務。且學習型媽媽當道,他們有著強烈的學習、交流、分享意愿,紙尿褲盡管是標品,但同樣品牌的一款紙尿褲,每個寶寶的穿著感受都不一樣,媽媽在了解紙尿褲品牌后,其實更希望能夠通過線下實體店實際感受。線下體驗線上下單,雙向融合是未來行業(yè)渠道的發(fā)展趨勢。